六瓣花心智教育——超智能时代的多元心智统合发展移动版

首页 > 学习资料 > 参考资料 >

对青春期孩子的发展分析

第一部分 回顾青春期的特点1、青春期有哪些特点
(1)共性

迷茫、冲动、喜欢音乐、挑战、独处、独立、爱美、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自主、缺乏责任心、极端、自大、自卑、对自己好奇、关注异性、张扬、自制力差、自以为是(自己以为知道)、探索爱情、叛逆、追星、注重外貌
(2)男孩独有的
话少、注重力量、内向、喜欢运动、热战(善斗)
(3)女孩独有的
话多、张扬(外向)、宅、斗嘴、斗心眼、冷战
 
自由与独立、富有同情心、有责任心、合作与分享、平衡(中庸)、自尊、自爱、界限分明、可以照顾别人、会爱别人
 
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自制力。
 
第二部分青少年的发展特点
1否定期--无法实现理想而成为愤青

自我从9岁就开始有,随着自我的逐渐进驻,到了青春期,就是星芒体会变得很大,如情绪体是星芒体的一部分,孩子们需要通过否定他人展示自我的存在。走极端就是“我”进驻的需要。孩子尤其看不起大人假,他需要真。因而这个阶段会出现愤青。自我的出现使他去分辨是非,但又缺乏多样化思考的能力、平衡能力。他以为自己知道是非,其实还分辨不清是非。他什么东西都要黑白分明。在这个阶段,纯粹是感觉的层面,情绪体在控制孩子,同感力的作用很大。他爱美,特备看重自己的朋友、伙伴,即使朋友干了坏事,他也认同朋友。
 
2迷恋(13-14岁)角色--爱慕和寻求完美
孩子会想知道自己是谁,他来干什么,自我在探索,探索爱情和异性。孩子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探索异性。那时是王子、公主构建的童话世界。童年时,孩子可以感受到人的原形,是个精神层面的人;到了青少年时期,就会去实践构建的童话世界。阴阳结合、追求异性是孩子内在的平衡。只有阴阳结合,孩子才能成为完整的人,平衡发展成为“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和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同性恋,他抛弃了自己的另外一个。

因而,要在这个基础上去理解性教育。性教育的阶段包括物质层面的认识和非物质层面的认识。非物质层面包括心灵层面的性教育和精神层面的性教育。如雄性和雌性的特点,在音乐、艺术、文学层面、电影都有体现。爱与恨的关系,爱与生命的关系,都需要孩子去探索。
 
这个阶段孩子,本质上是情绪体战胜了肉体,自我没有在那里,是时隐时现的自我,随时随地地展示自我。但他的目的就是寻找自我。
 
由于迷恋,孩子需要依附某个人或某样事情。因而追星是这个阶段的显著特点。因为孩子们需要方向去引导自己,他自己会去追求完美。
 
孩子追星的时间可能会有2-3年。因为老师可能失去了权威和公正,加上老师经常换,不稳定,孩子们不太会敬畏老师,尊重老师。因而,需要从外部寻找榜样。这也是体现了孩子内在的对权威追随的想法。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会出现喜欢跟朋友在一起的特点,尤其是那些和自己互补的孩子。就会出现受欢迎的孩子往往成为孩子王。
 
3过渡期(15-16岁)--攻击性
孩子经过了追星后,到了七八年级就过渡到直接挑战老师。这也是自我膨胀的体现,张扬,此时也是受情绪体控制。当孩子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发现迷恋不起作用时,被打破了,就会出现失落、愤怒,继而显示出攻击性。这时,就要通过革命性去寻找出路,这个阶段,打架的孩子会比较多,尤其是打群架。孩子们喜欢和同性在一起。男孩是哥们,女孩是闺蜜。但是,孩子会打架,也会出现分帮结派。这个阶段,同伴特别重要。他们会短信、电话不断,相互离不开,互相依附,见不到就失落。这个阶段的内在原因是孩子们需要自己去创造,拥抱世界的企图。
 
4肯定期(16-17岁)寻求答案、政治、宗教和理想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会对理想、政治、主义、宗教的东西感兴趣,对公平和正义非常敏感,好打抱不平。孩子会找到方向,坚定自己想做的事情,开始行动。
 
5后青春期(18-21岁)发现更多的挑战
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己有了责任感,喜欢赚钱、做饭,开始负起责任,对拿父母的钱感到愧疚。他会想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6危险:无法走出绝望,对情欲和权势的渴求
危险体现在:孩子沉浸在男女关系上,对情欲和权势非常渴求。当无法走出绝望时,就会借助酒精和毒品,以求得暂时的舒服。
 
9-12岁孩子阶段
表现:害怕,一个人不敢睡觉、莫名其妙地感到不安,紧张,惶恐,需要父母婴儿般的呵护,向父母撒娇,说谎时可能眼睛都不眨,一方面可爱,一方面又挑战权威,寻找理想化的东西藏在自己的内心,宅在家里;像小大人一样教训父母。
 
原因:9岁前,孩子和世界是统一的。9岁,孩子的自我逐渐冒出来,他在构建自己内在的世界。孩子在这个阶段不想长大。
做法:大人不能很粗鲁地对对待孩子,孩子很在意父母的关系,很在意父母是不是爱自己。如果父母不和,加上孩子又恐惧,就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很大影响。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倾听孩子。一直陪伴孩子,陪着他讲完,听他讲完。
备注:在9-12岁整个青少年时期,同学和伙伴特别重要。
 
第三部分迈向自由和独立的教育
1、不受自己的文化和教育的束缚
自由不是政治上的自由,而是心灵的自由。中国教育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2、不受传统和宗教束缚。这点非常难。
3、独立的思考。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同样的问题。
4、创造性的思考。
5、行为自由。
6、心灵自由
7、不受政治偏见的束缚。
 
比如陈独秀和胡适,虽政见不同,但却是好朋友。他们在心灵上就是自由的。

自由是个哲学问题。当人作出了选择,如宗教,他心灵就是自由的,但同时,就有了枷锁,因而是矛盾的。人如果没有枷锁会自由吗?这时的人心灵是不自由的。

(责任编辑:六瓣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