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瓣花心智教育——超智能时代的多元心智统合发展移动版

首页 > 学习资料 >

【全息亲子游学】土:地坛介绍

地坛位于安定门外东侧,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占地37公顷,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和北向属阴说法,地坛建于北郊,与天坛遥相对应。每年“夏至”凌晨,皇帝亲自到此祭祀,叫“大祀方泽”。每逢国家有皇上登极、大婚、大战获胜、坛庙修缮等大事,皇帝派亲王到此代行“祭告”礼。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36

地坛牌楼

西天门外的临街牌楼高大雄伟,正面中心匾额题写“地坛”,背面为“广厚街”字样。按照古人“天龙地凤”的说法,牌楼及地坛建筑的彩绘都是凤凰和牡丹图案。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37

祭地表演(此照片来之网络)

地坛门票2元,皇祗室和方泽坛另收5元。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38

游览路线

游览地坛应该从西门进入,然后由北向南沿着皇帝的祭天路线进行。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39

西天门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0

西天门内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1

神马殿

神马殿位于钟楼西侧,为临时存放饲养用于祭祀供品的牲畜的处所,是其他几个坛中没见过的建筑设施。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2

钟楼

钟楼位于斋宫北侧,内置两吨多重的铜钟,声音洪亮。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3

斋宫大门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4

斋宫影壁

斋宫位于西天门内北侧,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与天坛斋宫一样,是皇帝祭祀之前斋宿的地方。未开放。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5

祭坛北门

地坛坐南朝北,四面建有棂星门。北门为正门,有棂星门三座,其他三面都是一座。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6

祭坛侧面

地坛作为祭地场所,按照“天圆地方”理念,从地坛顶面到墙圈、拜台等,都是正方形。地坛四周有一条方形泽渠环绕,所以又叫“方泽坛”。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7

香炉

按照古代天阳地阴和奇数为阳、双数为阴的说法,坛面中心铺方石36块;围绕中心点,上、下台面各铺8圈,每圈递增8块;两层平台相连的台阶也是8级;坛墙采用象征大地颜色的黄琉璃构件,这些都与天坛象征天圆、使用单数、蓝色构件的设计形成鲜明对照。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8

祭坛顶面

地坛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去掉周围建筑物包括坛面栏杆等多余部分,使环境高度净化;两层坛墙外层比内层高出将近一倍,棂星门也是外层高内层低;两层平台的台阶是上层宽下层窄。这种加大远景、缩小近景尺寸的手法,大大加强了透视深远的效果,使本来型体不高的祭台显得非常雄伟。当沿着神道越向前走,建筑物就越显得矮小,而祭拜者就越显得高大。登上祭坛会有一种凌空抚云、俯瞰尘世感觉。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49

南侧棂星门

天坛建筑内涵是突出天的至高无上,祭天者被放到了从属地位。而地坛设计则是突出作为大地主人君王的威严。祭祀时,神位的摆设也是上层放皇帝祖先神版,下层置名山大川神版,表示以皇权为中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观念。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0

二层摆放山川神版的石雕座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1

望灯杆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2

皇祗室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3

皇祗室外观

皇祗室是平时供奉神版的处所,与天坛的皇穹宇、皇乾殿作用类似。正位供奉皇地祇神,两侧前排叫配位,是清朝前六位皇帝神位;后排叫从位,是五岳、五镇、五陵山神位,后排角落低一截的是四海、四渎神位。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4

皇祗室内景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5

室内右侧神版

前排左起为皇太极、康熙、乾隆神版。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6

后排“五镇”神版

右边两块神版的天柱山、长瑞山属“五陵”范畴。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7

低处的“四渎”神版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8

迎送神版的“亭”

迎送神位用的轿子叫“亭”。抬皇地祇神位的叫“凤亭”,抬配位和从位诸神位的叫“龙亭”。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59

乐鼓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60

编钟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61

方泽轩

皇祗室西侧是神库,东门挂着现代的“方泽轩”牌子,明显是改建过的。百度搜索“方泽坛”显示的是“餐厅”,或许里头曾经改建成为餐厅或会所。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62

神库北门

资料显示,神库有四座大殿,正殿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龙亭和神位,南殿是乐器库,东配殿是“祭器库”,西配殿是神厨,另有专为泽渠和神厨供水的东、西井亭。神库的西南方是宰牲亭。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63

环境优雅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64

银杏大道

北京旅游攻略图片65

秋色初染

地坛的风景很美。内坛东北部有牡丹园和月季园,外坛西北部有集芳囿,可惜不是赏花的季节。若春季来游,当风景更佳。

(责任编辑:六瓣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