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瓣花心智教育——超智能时代的多元心智统合发展

六瓣花心智教育——超智能时代的多元心智统合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长体系 >

亲子意志力培养法

时间:2020-03-26 08:44来源:六瓣花 作者:六瓣花 点击:
意志力是对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对于孩子来说,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就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意志力的培养会有很大帮助。 意志力同时也

 

意志力是对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坚持不懈,是一种包涵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性格特征。
对于孩子来说,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就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意志力的培养会有很大帮助。

意志力同时也是一种能够主动设定目标并能够坚持去完成的力量。
家长们都知道,小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如果一个2岁的孩子打蔫了,那么基本上是因为生病了。可我们接触过许多8-20岁的孩子,喜欢躺着、睡觉、无所事事、玩手机和电子游戏等,对真实的活动没有兴趣、没有行动力、没有主动性。他们的父母也十分头疼,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

不同年龄孩子的意志力背后的驱动力量是否相同?又该如何培养和保护呢?
成人坚持做一件事,是由头脑指引身心一起完成的,成人的意志力是一种多层次的、各层次间有机连接的复合体。其中,儿时形成的底层意志力正是成人后完整意志力的基石。
整个幼年和儿童时期,思考力还远未成熟,尚无法清晰地设定目标和有效地驱动自己的身体。所以,一两岁孩子的活动主要是由模仿的本能驱动。从2岁半左右开始,感受力慢慢成为驱动他们做事的主要力量。

幼儿具有超强的感受力,他们就像一个巨大的感觉器官,能感知世界,也有能力吸收父母对世界的感受。这些感知无需穿越他们思维的阻隔和过滤,而能直接驱动身体。如果这种被感受驱动的活动被成人打压,感受和活动之间的链接就会断裂。而缺乏了活动,也就没有了产生感受的环境,感受力也会逐渐退化。
等到9岁左右模仿本能基本消失后,孩子就更要依赖感受力及其与活动间的链接来驱动自己的行为。如果感受力退化,或者感受与行动间没有建立好链接,那么孩子就会呈现出不愿意动的表现,而这种现象是无法通过讲道理来解决的。
等孩子思维有了显著发展之后,可以通过头脑来驱动行为。可是头脑能同时管理的事情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没有感受力的配合,就会非常辛苦,也难以关注到细节。

亲子意志力培养模型能够帮助孩子和家长培养感受力,并建立自己的感受与行动间的链接,从而由内而外生发出由感受驱动行为的能力。

如果您的孩子还小,那么请珍惜这个机会,在孩子模仿本能还强烈时,多用自己的行动示范带动孩子,在行动中形成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很大了,而孩子与您感情很好,愿意跟随您,那么您也可以借助这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孩子。

妈妈们,愿意来尝试一下吗?
因为,缺少了您的实践,这个方法没有任何价值!


【案例一】
冬令营,孩子和家长每天早晨都会进行宿舍整理的工作。有一个5岁女孩,她的妈妈出去讲课,所以由老师带着做整理。老师在她的屋子里看到一个垫子没摆好,于是引导她:“你感觉垫子摆在哪里,垫子更舒服,屋子也更舒服?”

孩子开始尝试……,她拿起垫子尝试摆到不同的地方。找了一个地方感觉不合适,又继续调整和尝试,到第四次时,孩子把垫子放到了窗帘后面,终于满意了。(这是个由内在自发驱动的过程,也是孩子内在感受力和意志力养成的过程)
这时,老师看到帘子没放好,就说:“帘子好像有些不舒服”,孩子立刻发现帘子的一边翘起来了,于是跑去重新整理好窗帘。
 


做完之后孩子开心得手舞足蹈,她是这么表达自己的喜悦的……

这个过程中,孩子内在发生了变化,所以才会如此的由内而外的幸福和快乐。这种幸福的快乐感受,正是孩子的心生发的过程,也是孩子未来行动力、实践力的来源。
心的力量启动后,孩子会主动去感知和尝试践行。随后,孩子把卫生间的垃圾桶从中间挪到了墙角,把洗手池上的小物件也都摆得整整齐齐。
 


屋子从混乱到整洁,孩子是能感受到这中间的区别的,在秩序敏感期中会尤为明显。但幼小的孩子往往因弱小而无力去改变环境,这时就需要成人的示范。由成人的意志引领,成人带着感知去做,孩子在模仿中体验,获得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吸收着成人的感受。孩子在行动中会看到自己改造世界的力量,他的自信和意志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强大起来。
如果仅仅通过头脑和道理驱动,把习劳当成任务去完成,孩子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如果感知被唤醒,孩子会更愿意主动去改变。他会因为内心感知到不舒适而驱动身体去尝试一次次的实践,这种由感受驱动去尝试践行的连接也正是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培养出来的。



【案例二】
冬令营里,每天下午家长们一起学习讨论,对孩子们来说则是手工时间。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木工是非常适宜的工作。这次有好几个孩子是7-10岁的,木质小物件的打磨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感受力和意志力的发展。

老师先从木条上锯下两公分见方的木块,用木锉略微错平,然后让孩子感受木块表面的粗糙。再让他们感受几种不同粗细的砂纸,告诉他们可以依次用这几种砂纸把木块表面磨平。
这些孩子,有的对规则很敏感,有的比较缺乏自制力。开始,老师还怀疑性情各异的孩子是否都会喜欢这种简单、枯燥的工作,担心他们不能坚持。但孩子们表现出的专注让每个人都十分感动。

因为木块坯子是一个个做出来交给每个孩子的,所以孩子们的打磨进度会有先后,他们互相体会不同的粗糙程度。老师不去表扬和批评打磨的好坏,孩子们会自己比较。但这种比较之后不会产生轻视或嫉妒,而只有互相鼓励。因为每个人都本能地知道,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更好。

一个个孩子们高举着木块来问:“这样可以了吗?”,老师说:“你可以放到脸蛋上蹭一蹭,感觉一下”,因为孩子的皮肤是最细腻的,如果脸蛋都感觉到很舒服,那么就差不多了。然后就能看到孩子们两个脸蛋蹭得白白的,仍在热火朝天地打磨。

磨完了木块,老师又给每个人锯了一个小木球的坯子,请孩子们把它打磨成非常圆而且光滑的木球。孩子们工作了整个下午,晚饭后又都自发地工作起来。家长们看到了,也来向老师要了坯子,打磨了一晚上。


孩子们都非常珍爱自己打磨出来的那个木球。最后展示时,虽然每个木球看上去都差不多,但他们绝不会搞混。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唤醒孩子的感受力,让感受力驱动孩子的行为。第一个案例中的孩子比较小,更多是跟随成人的意志,直接由感受力驱动行为。而第二个案例中的孩子大一些,可以看到孩子在磨木球时能够自己坚守目标,与感受力协同,一起驱动行为。


(责任编辑:六瓣花教育)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