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家长非常苦恼于孩子顶嘴的现象而又无能为力,有的对孩子发怒生气,更有甚者会打骂孩子,这会对孩子的健康和谐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孩子顶嘴该怎么办呢?
“孩子四岁了,越来越喜欢顶嘴了,该怎么办?”,孩子学会顶嘴,是很多家长着急的事情,也是普遍反映的育儿难题之一。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独立思考意识越来越强,当他们认为不对或不合理的时候,他们会选择用顶嘴来反对家长的言行,如此,顶嘴现象自然就会越来越多了。
孩子经常顶嘴,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点:
其一,首先说明孩子的独立思考意识正在增强,说明孩子长大了。这提醒家长在今后的生活中要适当注意言行,以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其二,可能是家里大人平时过于溺爱,导致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当其认为家长的言行与平时的溺爱有所不一样时,潜意识里会产生“反抗”,以此提醒家长以一切为“我”为中心。
其三,也可能是家长固有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于日益接触新事物的孩子了。孩子年龄增长,会不断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家长不与时俱进,教育理念自然会被孩子拒绝全盘接收,顶嘴也自然不可避免了。
对于孩子经常顶嘴,家长们在冷静分析出原因之后,找出解决之道,不应一味地焦急。
第一,家长们不应对孩子顶嘴一味封杀,而应适当给孩子一定的说话权利,给孩子表白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只有当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后,家长们才能因势利导,从根本了解孩子的内心,进而解决成长的难题。
第二,不要在顶嘴当时大发雷霆,要耐心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当孩子用顶嘴来与孩子“对立”时,家长们要耐心引导,要告诉孩子,顶嘴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尤其重要的是,在孩子情绪大发之时,切忌针锋相对,一定要冷静、耐心。
第三,但如果孩子出现经常性地顶嘴,或者完全是无理取闹之时,家长就要适时严厉教育,等孩子冷静后,要适当的严厉语气批评孩子,严肃教育孩子要懂事理。
总之,对于孩子的顶嘴现象,我们不可一味地针锋相对,以大捧威吓,更不可一味迁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胡萝卜或“大捧”。
孩子顶嘴?这是好事!
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是决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其实,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
儿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这位心理学家还谈到争论的一些重要之处。
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国人总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又是自己生养的,于是形成了"大人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他们奉行"父母之命"的教义。孩子只能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是决不允许与父母拌嘴、争辩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其实,父母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相互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这有什么不好呢!
孩子同父母争辩并非坏事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这位心理学家还谈到争论的一些重要之处。
1.有助于找到界限
“等我们吃完了再去干”,妈妈劝儿子卢卡斯。9岁的卢卡斯生气地把椅子往后一推,顶了一句:“为什么?”我还有些事要做,比坐在这里要好。”法斯博士说,卢卡斯的这种挑衅是在试验他的能力的极限在何处。同这个倔头倔脑的阶段相似,同父母拌嘴能使孩子有机会学会估量自己。争辩是摆脱儿童无方向状态的一个途径,可以使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
2.形成自己的意志
法斯说:“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明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们注意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
3.应付冲突的训练
安格拉想学骑马,但是她妈妈反对。妈妈说:“我要对你负责”。安格拉反驳说:“萨比内的父母也对她负责,但他们允许她骑马。”争论有学习的效果。孩子通过争论学到争论的艺术。考虑到日后在工作中,以及和同伴的关系中会有争论,这种学习对儿童是重要的。
4.爱的表示
俗语说,相亲相爱,才会相互逗弄。斗嘴是向对方表示,你对我是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总是与世无“争”,他就是向周围的人表示,你们对我无所谓。
孩子与父母争辩对成长有益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反抗期,能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孩子,将来会比较自信,也富有创造力。孩子与父母争辩,在成长历程中至少有两点益处。
刺激智力的发展
能促成孩子和父母争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语言能力的进步和参与意识的觉醒。在争论时,孩子必须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并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观点,挑战父母,这将大大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通过争辩,孩子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逻辑技巧,这对孩子日后思维的发展是有利的。
帮助形成个人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争辩中,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争执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悟,正在尝试着走自己的路。孩子在与父母争辩后发现,父母并非总是正确的。辩论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因此,明智的父母通常不把自己的意志简单地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为孩子的争辩创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应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争辩看作是对长辈的不敬。
几种常见的孩子顶嘴类型
你叫他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但是你听到的却是“凭什么让我捡!”你叫他把第二块饼干放回盒子里,但是他却挑衅般地告诉你“你怎么这么小气!”然后当着你的面,把那块饼干咬得嘎嘣响。生气,烦恼,甚至很想揍他一顿?这些反应都很正常。不过,比这些惩罚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阻止他的这种行为,以下几种常见的孩子顶嘴类型:
▲说话不礼貌
好友兴高采烈地带着你的宝贝儿子外出就餐,回来后,朋友却生气地告诉你,在吃饭时,她让你的孩子少吃些冰激淋,孩子却说:“你又不是我妈妈!别再整天唠唠叨叨!”
▲带有挑衅的“为什么”
哄孩子上床睡觉是许多家长在筋疲力尽的一天后,还要和孩子进行的一场艰难斗争。我的朋友琳经常向我抱怨,让他7岁的儿子去洗澡也是件苦差事,因为他儿子总是说“为什么要洗澡?我不想洗澡,我不需要洗澡,我才不会洗呢!”
▲带着不屑的反驳
当你告诉5岁的女儿,外面正在下雨,需要带雨伞时,她却斜眼看着你,转了转眼珠说“嘁,我早知道。”然后转身离去,留下你一个人发呆。
▲骂人
你对7岁的孩子说:“对不起宝贝,你今天不能去参加游泳训练了,因为我要带你去看牙医。”她对着你大叫:“你是个骗子!我就要去游泳!”
▲在公众场合挑衅
当你和4岁的孩子在一家理发店等着给他理发时,他不停地从前台拿糖吃。你叫他别再吃了,他却说:“你管不着!”
爱顶嘴的未必就是“坏孩子”
顶嘴意味着孩子心理的成长,他们开始逐渐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但父母也必须明白,孩子的自我意识是相当不完整的,这表现在他们不知道用何种方法来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顶嘴是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
一位家长说:我的女儿爱顶嘴,她不高兴做的事情她都要顶嘴,比如:“我不想„„”“你自己„„”,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我明明知道她不对,却说不过她。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说明的权利,在家长的眼中,爱顶嘴的往往是“坏孩子”。
对待孩子的顶嘴,不少家长采取了专制的作风。这样下去,只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首先,产生逆反心理。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
其次,形成认识障碍。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而与父母争辩。而这时父母简单粗暴地不给孩子争辩的机会,不让其通过“辩”来分清是非,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
再次,扼杀新思想。一个想“顶嘴辩解”的孩子,往往能将是非善恶权衡在自己的评判标准上,显示了不惟命是从,求是明理的思想特质。而父母“不许顶嘴”的高压使孩子产生了唯唯诺诺的心理。
父母要读懂孩子顶嘴的潜台词
东爱家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理咨询总监 伊德
下面这些情况或许能带给您一些提示。
潜台词1:我长大了。 很多一两岁的孩子总无理由地胡闹,这个阶段被称为第一叛逆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孩子还分不清自己需要什么,只会一味地说“不”。这种表达看似顶嘴,但并不一定就是拒绝或否定,只是他们在学着区分自己和他人。俗语说“七八岁狗都嫌”,7岁进入人生第二个叛逆期,孩子的语言能力基本发育成熟,有基础词汇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被认同,想告诉爸妈“我长大了”。
“你别说了,我知道了”,“我不喜欢穿这条裙子”如果孩子经常就个人事务或想法跟家长“顶嘴”,这多半是他们想告诉你:“我长大了”。家长不妨换一种方法对待他,尤其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非原则性问题就顺其自然好了。有事多跟孩子商量,给他适当的发言权,把他当作一个小大人。
潜台词2 : 你们要以身作则。 晚上10点了,妈妈催妞妞去睡觉,可妞妞很不情愿,嘴里嘟囔着:“你们不也还没睡吗?”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做不好的事情,孩子都看在眼里,在某些场景下就会用“顶嘴”来表达。父母不想让孩子说脏话,自己嘴里要干净;想让孩子把房间整理好,自己就不能邋遢……这样再给孩子提要求,他才服气。
潜台词3 : 我在试探你的底线。 有时,孩子会通过顶嘴来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要求他做的,如果他不想做,就会先看一眼家长,嘴上嘀咕几句,等着看对方的反应。如果父母不太在意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就会以为被默许了。
因此,原则性的事不能妥协,比如待人接物必须有礼貌。平时在教育中要分清主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非原则性的事别揪着不放,以免让孩子也分不清重点,完全不听父母的话。
潜台词4:我就是喜欢闹。 有些孩子顶嘴纯粹是胡搅蛮缠,此时父母要反思是否太溺爱了。一方面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胡闹是不对的,而且不可能作为解决问题的筹码;另一方面要用和缓的语气明确告诉他,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有问题不妨慢慢说,有道理的话家长自然会听。
潜台词5:快点注意我。 来客人了,妈妈让佳佳回屋看书,但佳佳很不开心地说:“为什么你们就可以在客厅聊天,我不想自己回屋!”孩子怕被父母忽视,所以有的爱顶嘴,其实是在找“存在感”。父母要读懂潜台词,而不能无端指责、勒令和批评,应给予一定的自由。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有一天,小家伙突然不听从你的号令,居然鼓着嘴巴和你顶嘴了。相信这是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其实,这是孩子比较正常的成长表现,起码他是在证明给你看,他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
一般来说,顶嘴现象的发生有如下几种情况:
●没顾及孩子感受:比如孩子正玩得兴头上,你却让他立即去睡觉。
●缺乏足够的交流:孩子觉得父母是在干涉自己,就会顶嘴发表自己的意见。
●溺爱的结果:被溺爱的孩子对长辈有恃无恐,语言上产生顶撞就不足为怪了。
●反面榜样力量:如果父母经常和家庭其他成员顶嘴,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并加以运用。
面对孩子的顶嘴,父母该怎样办?
减少溺爱举动
如果是因为溺爱造成孩子顶嘴,只能从治根开始。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统一思想,如果孩子明显是不讲道理的顶嘴胡闹,大家都不要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再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营造民主气氛
为让孩子有话轻松讲出来,父母不能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化解孩子的委屈,不必担心如此会降低你的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总是以大压小,会导致孩子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用心倾听想法
孩子虽小,但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顶嘴,家长先不要动怒,而是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拉到身边,抚摸他的脑袋。然后循循善诱,用温柔的话语引导孩子,倾听他辩解的理由。如果孩子说的有道理,不要端着家长架子不肯让步。如果你强硬地把孩子的话堵回去,而不是疏导,孩子长大些,顶嘴将更严重。
用童话故事引导
孩子虽然顶嘴了,但也许并不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和后果。家长可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里的人物来引导他。如孩子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小王子,可以编一个小王子顶嘴的故事来教育他。如果孩子最崇拜奥特曼,可拿奥特曼做主角,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给孩子缓冲时间
孩子在玩或看电视时,大人如果命令他停止,马上去弹钢琴或睡觉,孩子一下子不能从原来的活动中脱离出来,就会顶嘴。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比如告诉他:“妈妈现在去刷牙,等刷完牙你就要关掉电视了啊!”或者告诉他,分针指到哪个数字就要去弹琴了。当然你得说到做到,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再执行起来就不困难了。
做个好榜样
如果你自己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冲突,那管教孩子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你的教导,不再顶嘴了。
听听孩子说,为什么要顶嘴!适合各年龄段家长看
孩子在一天天地长大。有一天,小家伙突然不听从你的号令,居然鼓着嘴巴和你顶嘴了。相信这是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必经的过程。家长在烦恼之余,能否静下心来认真听听孩子自己是怎么看待顶嘴这个事情的?
1、我认为爸爸妈妈说孩子“顶嘴”绝对不公平,“顶嘴”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有一次,爸爸答应我,作业做好了,就可以带我出去玩。等我做好了,他又改口说,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试考好,考不好,就别想玩。这么点小事都言而无信,我很生气,当然要“顶嘴”了。
2、我顶嘴主要是因为学习上的事,比如爸爸妈妈老要我看书,我呢,又想玩一下,这个时候就最容易发生顶嘴的事了。
3、我“顶嘴”都是因为要面子。其实,有时候爸爸妈妈说得有理,可他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人觉得十分没面子。有一次,我练琴时弹错了,他们就骂人,要求这要求那,我一赌气,就和他们“顶嘴”了。
4、其实,只有在妈妈冤枉我时,我才会顶嘴。一次,我搞掂各科作业后打开电视,妈妈突然发现电冰箱的门没有关紧,就怒气冲冲地说我:“你看你,又忘记关紧冰箱门!”我随口回答了一声“不是我”就接着看我的电视,妈妈看我还在看电视,更加生气:“不是你,还有谁?谁整天忙着看电视,什么也不顾?”我觉得很委屈,便忍不住跟妈妈争起来:“你凭什么说是我干的?你看到我没有关吗?今天我根本就没有开过冰箱!我看电视就是没有关冰箱门吗?再说,我写完了作业,看电视也没有影响谁,你冲我吼什么?”
5、我从上幼儿园就开始顶嘴了,那时爸爸老要我练电子琴,想玩他也不让,于是我就和他顶嘴。现在仍是如此,当我想玩,而父母又要我学习的时候,我就会和他们顶嘴。
6、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可自己却没有做到,天天要我早起床锻炼,可他们总是睡懒觉;不让我挑食,可妈妈也不吃鱼。我心里有意见,当然就不服气了。
7、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天呢,这话也叫讲理嘛?
8、在我们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就不免顶嘴。
9、对于同一个问题,当我们与大人出现分歧时,大人经常武断地表态“你错了”、“你这样不对”。实际上,大人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我希望大人不要太固执己见,有时也该认真听我们把话说完。
10、父母也会犯错误的,可是他们根本不听我们的意见,如果不大声“顶嘴”,根本没有威力,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然总是十分被动。
11、我不算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我只会选择性地听取大人的意见,哪怕公然违背家长的意愿。每次跟父母争吵完,心里都挺后悔的,后来想想,大多数时候还是父母说得对。不过我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他们不需要管的。
12、父母对我不信任,从来也看不到我的进步,就知道打击我,而且还总是对我大喊大叫,搞得我心里挺烦的。希望爸爸妈妈不要老夸奖别人的孩子,也不要老是说自己的孩子有多笨,这样也许我会少顶一些嘴。
对付孩子顶嘴的四步法
如果你的孩子开始顶嘴,你可以而且应该立即使用这个四步法。
第一步:辨别顶嘴
对顶嘴最好的检验方法是:如果使你感到伤心,使你感到尴尬,让你烦恼,或者感到无助,那就是顶嘴。
辨别顶嘴,不仅是指发现顶嘴,而是意味着把顶嘴视为你不喜欢的一种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包括非语言的(翻白眼和叹气)、简单的几个字(比如仙迪的“好的,知道了”,或者一直很流行的口头禅“无所谓”),或者越说越出格的一连串抨击人的话。
这一步中,最难的一点是接受你对孩子沟通方式的看法。你可能会因为孩子顶嘴而勃然大怒,甚至伤心得说不出话来,但是,当你的孩子说他的顶嘴并不是故意惹你伤心时,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坏心情极其愚蠢。“我并没有恶意。”孩子可能会用一种突然的无辜表情说,“你反应过度了,妈妈。”这个时候,有些父母会感到满心内疚,他们会拥抱孩子,对自己的过度反应道歉。然后,他们会发誓以后再也不反应过度了。
案例:在阿曼达小时候,她的母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她要做两份工作来养家,因为阿曼达的父亲失业了。因此,阿曼达决心要尽可能多陪伴自己的两个女儿。
当她的女儿刚开始说她哪里做得不对时,阿曼达很感动。“她们告诉我吃东西时要闭上嘴,”她说,“这不是很可爱吗?而且当她们认为我说了一些让她们感到‘很蠢’的事情时,她们会马上告诉我。”这些在当时让已经离婚的阿曼达感到很体贴的话,最终升级成了女儿嘴里说出的每个字都是令人伤心的侮辱。无论她做什么,都不能让女儿们感到高兴。阿曼达受两个女儿的支配越来越严重,直到她的朋友们进行干预,她们告诉阿曼达,每次去看她的时候,如果她的两个女儿在家,就会让她们感到很不愉快。直到此时,阿曼达才意识到一直被她认为的女儿善意的劝告,实际上是给她造成伤害的顶嘴。
她的解决办法不是直接面对她们,而是鼓励她们搬到其他亲戚家去住,因为她再也无法控制她们了。这个办法对阿曼达很有用,她又开始了约会,并且过得很开心。但是现在,大约10年过去了,她的两个女儿仍然无法建立起稳定的恋爱关系,保不住工作,也没有完成一个学位。
这个案例表明了父母们是如何因为不愿意实事求是地看待顶嘴,而把它当做善意的劝告的。
下面是另外一些起初经常不被认为是顶嘴的例子。我们把这些例子按照年龄段列了出来。
3岁:(是的,顶嘴在这么早就开始了!)“坏妈妈”、“我不喜欢你”和“不!”
4岁~6岁:“我讨厌你”、“闭嘴”、“那是我的,别碰”和“你不能强迫我”。根据一些家长的说法,现在“随便!”也越来越流行了。
6岁~8岁:“你真笨!”或者“我才不做那个呢!”
8岁~11岁:“噢,得了吧!”“真差劲!”外加翻白眼、怒气冲冲或叹气。“别的孩子都可以那么做!”
12岁~14岁:“妈妈(或者爸爸),你对音乐(或电子游戏、或服装,或者孩子关心的任何东西)一窍不通。”“你必须带我去商场。(或者做孩子要求的任何其他事情)”“你说这种东西也能吃?”
15岁~17岁:“爸爸,你需要帮助了。”“别烦我!”
17岁以上:“我压力太大了(太累了、烦透了、工作太多了,等等),行了吗?”
这些年龄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孩子越早熟,就越可能使用更大孩子的顶嘴语言。孩子越不爱说话,就越有可能停留在说“你真笨”或“我才不做那个呢!”的阶段。
我们知道,建议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恼人的两岁”的孩子,都是有风险的。很多儿童成长专家都相信,两岁的孩子顶嘴是其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我们则相信,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学习了,应当教给他们什么样的语言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不能用。我们会在后面介绍更多与年龄段有关的顶嘴问题。
上面列出的这些话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就像涂了毒液的飞镖一样,这些话的目的是要让目标立即失去行动的能力。受到这些话攻击的人会感到羞辱、愤怒,并同时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愧疚。父母想不出来该怎么做,所以就什么也不做,或者对孩子以牙还牙。
许多遭遇孩子顶嘴的父母,当顶嘴的孩子不在身边时(哪怕只是暂时不在身边)都会非常高兴,以至于他们会满心感激,而不是生气,并且永远也不会再提起顶嘴的事。而那些对顶嘴作出愤怒反应的父母,可能会受到孩子更愤怒的顶嘴,这种循环会到其中的一方感到筋疲力尽以至于离开房间为止。
明确顶嘴所造成的感受,可以用来辨别孩子是否在顶嘴。但是,有时候,孩子说的一些让人感到不舒服或难受的话,不能被认为是顶嘴。
真诚的沟通,不应被误认为顶嘴
特洛伊是伊妮德6岁大的儿子,伊妮德是一个有工作的母亲,她的工作非常忙,经常一连几周与儿子每天都说不了几句话。有一次,在开车送儿子去学空手道的路上,伊妮德听着她的日语课程的磁带。这时,儿子说:“妈妈,我觉得你对我厌烦了。”伊妮德被儿子的话刺痛了,因为这使她意识到了自己是怎么对待特洛伊的。但是,这句话无论如何也不能被认为是顶嘴。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控制母亲,而是为了表达孩子对母亲行为的感受。从那一刻起,伊妮德决定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在特洛伊身上。
下面是孩子说出来的另外一些令人不舒服,但不能被认为是顶嘴的话:
“妈妈,你为什么总是发脾气?”
“爷爷,请不要对我妈妈大声喊叫。”
“爸爸,你不跟妈妈和我一起出去玩,这让我感到不开心。”
“我希望我们的家能像比利他们家一样好。”
“我真的不想穿你从旧货市场给我买的衣服,不管它们看上去有多新,因为我穿上这些衣服感觉很不好。”
这些例子都是孩子在进行真诚的沟通,用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口气,而不是抱怨、刻薄或嘲讽的口气,是需要倾听、认可并讨论的,不应被视为顶嘴。
第二步:选择一个后果
选择一个合适的后果。你应该提前想好要对顶嘴实施的后果。有任何顶嘴或粗鲁行为,都应该自动地意味着孩子不能做她想做或计划要做的事情,比如去踢足球或者去上舞蹈课。
用于阻止顶嘴的后果的实施不能拖延,而且必须要符合逻辑。为理解这一步,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一个13岁的孩子。你正在与家人一起吃晚饭,你说:“这东西能吃吗?”父母告诉你,这种话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你要立即离开饭桌,而且你也不能在全家人吃完饭后和他们一起去吃冰淇淋。这两个后果,都是你拒绝以父母要求的方式进行沟通而导致的符合逻辑的结果。你将不能吃晚饭、与家人交流,也不能和家人一起参加更有趣的活动。不管你怎么恳求,说你多么饿,都不会被理睬。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表明了一个逻辑后果的选择可以很简单,可以做得非常优雅。
案例:苏珊,8岁,一天晚上她正在一个朋友家里玩。这是她第一次在朋友贝吉家过夜,她的父母对贝吉并不特别了解。苏珊的母亲琼和贝吉的母亲在同一家保险公司工作,都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晚上9点钟左右,贝吉让苏珊给她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把她家的录像机送过来,因为贝吉家的录像机坏了。到这个时候,苏珊已经连续几个小时体验到了贝吉不停地跟她的父母顶嘴,她毫不犹豫地打电话要求她的父母马上开车到离她家三四英里的贝吉家来。
“但是,我们计划一会儿要用录像机。”苏珊的母亲说。
“我现在就要录像机!”苏珊蛮横地说,“你们可以明天再看电影。”然后,她向贝吉翻了一个白眼。“噢,妈妈!我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赶快起来,走进车里,马上过来!”
琼非常清楚最符合逻辑的后果是什么。“我们一会儿就过去,苏珊。”她爽快地说,“你穿好衣服,准备回家。”
“我可不这样想。”苏珊惟妙惟肖地模仿着贝吉刚才跟父母顶嘴时的语气。
“你刚才对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都是不尊重的。你的行为不能被接受。”
“我不相信你的话,”苏珊尖叫道,“我现在不回家。我不在乎你说的话。”
“请告诉贝吉的妈妈,你马上就要离开了。”琼说。她没有理会苏珊的语气。“收拾好东西,准备半个小时后就走。”
“贝吉想和你说话。”苏珊还没说完,琼很快就挂了电话。半个小时内,她和丈夫来到了贝吉家门口。苏珊没有收拾东西,也没有告诉任何人父母要来接她。琼和丈夫向贝吉和贝吉的父母解释了他们来的目的和原因。四位父母愉快地聊着,没有理会苏珊准备回家时的紧张气氛。
琼说,苏珊后来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尝试过这种顶嘴。必须回家,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一个后果,因为它与顶嘴直接相关。
下面是老师选择逻辑后果的一个例子。
案例:雪莉在一个夏令营工作,教孩子们怎样制作自己的电脑视频游戏。在她的20名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名叫凯文。他14岁,非常聪明,是一个视频游戏和电脑高手。他在课堂上对雪莉的冷嘲热讽几乎使她无法讲课。他总是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拒绝做布置的作业,而且还怂恿其他同学不好好上课。“他主要的抱怨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电脑。我对此也非常失望,但我们的预算不够添置更多的电脑。”雪莉解释说,“所以,我教的是前期制作、编写脚本,以及其他可以用铅笔和纸完成的活动,因为铅笔和纸是我们的主要工具。其他的孩子都很好地适应了这种局限性,直到凯文告诉他们这个夏令营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学校’,说他们不应该容忍这种状况,因为夏令营应该更好玩才对。”雪莉忍受着凯文的行为,经常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像个泼妇一样对他大喊大叫。
在学了四步法之后,雪莉找到了在凯文身上尝试四步法的机会。那是在对一个电子游戏生产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后的第二天。“凯文很喜欢这次实地考察,当天他表现得非常好。但是,第二天他在课堂上又开始捣乱了。我告诉学生们,这家电子游戏生产商想要一个我认为擅长测试电子游戏的学生的名单。当然,凯文大声喊着说我应该把他的名字交给生产商。”
雪莉突然意识到,对于凯文以及被凯文影响的其他同学来说,最符合逻辑的后果应该是什么。“不,凯文,”雪莉说,“在我告诉过你课堂规则之后,你仍然把课堂搞得让我很难上课。我不会把你的名字给任何人。”凯文的反应是什么?“他尖叫起来,”雪莉说,“他用尽力气大声尖叫了整整5分钟。”
“然后,他说我不应该那样对待他。我没有理他。他又开始尖叫,但是,大多数孩子没有理睬他。然后,他说,‘你以为你是谁?你没有权利这样对待我。’”
雪莉对凯文的这次顶嘴又给出了另外一个逻辑后果——让凯文在当天剩下的时间里离开教室。当凯文第二天回来的时候,他问雪莉如果他“真的表现好”,她是否会改变主意,把他的名字给游戏生产商。雪莉大声地说(以便让全班同学都听见):“不,我不会改变主意。”凯文叹了口气,并且在课程开始后第一次与他的小组一起画图。在这门课剩下的时间里,他表现得都很好。
“我真的相信,”雪莉惊奇地补充说,“这是凯文第一次真正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他非常吃惊。其他孩子们也是一样。”
雪莉选择的后果是非常符合逻辑的。没有人会把对自己很恶劣的人推荐给其他人。雪莉很遗憾自己没有在凯文第一次在课堂上捣乱的时候就使用四步法。“我应该马上选择一个逻辑后果,”雪莉说,“下一次我就知道了。”
第三步:实施后果
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顶嘴的后果必须立即实施并要符合逻辑。在选择了一个最符合逻辑的后果之后,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必须立即实施后果,不要给顶嘴的孩子第二次机会,不论他怎样恳求并承诺改变。
在苏珊在一个朋友家跟她的父母顶嘴的案例中,顶嘴的逻辑后果立即得到了实施——女儿被领回了家。这样做并不容易,但是,父母已经为这一步做好了准备。
那名女老师雪莉也承认立即实施后果非常困难。“我以前太习惯于威胁说‘再出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并且相信学生以后会改好的承诺,因此我不得不强迫自己立即实施后果。”
雪莉补充说,要避免说“如果”这个词尤其困难。“我似乎很自然地就会告诉凯文,‘如果你下一次再对我态度恶劣的话,我就不会推荐你去做游戏测试了。’或者‘如果你今天表现好的话,我就会推荐你。’我从来没有意识到有多少老师依赖威胁和‘如果’”。但是,“如果”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词,而跟一个孩子讨价还价是徒劳的,原因有三个:
1.讨价还价是在给孩子选择。在顶嘴的情况下,孩子是不应该有选择的。这种行为是不能接受的,就这么简单。
2.讨价还价给了孩子作为一个谈判者的主导权。在顶嘴的情况下,他不应该有主导权,成年人应该主导。
3.讨价还价让顶嘴的孩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比如,你说“如果你继续用那种语气说话,你这个周末就哪儿也去不了”时,你就是在怂恿孩子继续顶嘴(她知道可以到周末再和你谈判),并将后果推迟到几天之后。对于父母来说,“如果”意味着把最后通牒推迟到稍后再实施,而到那个时候,父母和孩子可能都不记得顶嘴的情景了。父母只有回忆起当时的全部坏心情,才能有足够的动机来实施后果。
一个好得多的解决办法,是立即实施顶嘴的后果,如以下例子所示。
案例6:雪莉在教一个电影制作初级班时,已经能够实施前三个步骤了。“孩子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必须提出一个时长为两分钟的电影拍摄建议,要包括电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一个小组的三个女孩来找我,说她们小组的另一个女孩琼根本不听她们的想法。她们说琼每次都用粗鲁的顶嘴方式,坚持让她们采用她的点子。
“当我问琼的时候,她抱怨其他三个女孩子‘很坏’,因为她们不听她的!我告诉琼,其他女孩儿不喜欢她对她们说话的方式。琼说,她们三个就应该被粗鲁地对待,因为她们不按照她的方式做。我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就选择了实施最符合逻辑的后果。我告诉琼,她只能自己做了,其他三个女孩儿可以另组一个小组。
“当然,琼非常生气——她本来期待着我会让其他女孩儿听从她的领导。当她看到我不会改变主意时,她说我应该再给她一次机会,让她和其他女孩儿一起做。当琼的粗鲁变成眼泪时,这才是最难对付的一个环节。我怎么能这么不近人情呢?她抽泣起来。但是,我更清楚我不能让步。我告诉她,她可以‘雇’(请求)其他学生帮助她表演、提词和摄像,但是,这些学生可以选择是否和她一起做。如果他们愿意和她一起做,那么她就是头儿。但是,她是她这个小组的唯一成员。结果非常好!琼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同时担任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演员。她毫无困难地找到了‘员工’,因为许多其他学生除了他们在本组获得的制作经验外,还想拥有更多的制作经验。他们意识到,作为‘雇员’,他们要按照琼的话去做。但是,琼也意识到了,她必须友善、公平地对待他们,否则他们就会退出。因此,她学会了怎样对待他人,以赢得他们的合作。或许她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知名的好莱坞制作人。”
阿曼达,就是那两个顶嘴女儿的母亲,根据第一步辨别了顶嘴。但是,她实施的后果是让孩子与其他人住在一起,这并不是一个逻辑后果,而且,事实上,这是放弃了养育的责任,并且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因而,这种作法永远都不会有效。
当女儿们回家看望阿曼达的时候,尽管一开始对母亲很亲切、很友善,但很快就会恶化成粗鲁和大嗓门的顶嘴,直到阿曼达不得不再次把她们送走,往往比预定日期提前好几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女儿在一次激烈的顶嘴中透露,她们在跟与自己一起生活的亲戚说话时,从来不敢用和母亲说话的方式。她们对亲戚非常尊重!
当你对顶嘴做出回应,并准备实施一个后果时,要记住以下几点重要的内容:
·只谈你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不要说你的孩子哪里做错或者说错了。比如,你可以用一种不偏不倚、就事论事的语气说:“我发现那种说话方式很不尊重人,让我感觉很不好,所以我决定不带你去苏西家。”不要说:“你真是一个伶牙俐齿的小混蛋,你今天哪儿也不能去!”
·要用尊重的、非报复式的语言和口吻,即使孩子不这样做。比如,你要说,“我发现这个词很不礼貌”,而不要说“你怎么又对我说那种脏话。”
·后果只说一次:“当你那样称呼我时,我觉得不好受,感觉很伤心。我今天晚上不愿意给你买那双新鞋了。”不要为你的决定找理由或做解释。孩子知道什么是符合逻辑的,什么是不符合逻辑的,尽管他们会试图说服你。
·把后果与孩子的冒犯行为联系起来。比如,要向孩子指出,在顶嘴之后,父母要将某种东西收回,这就是顶嘴的后果:“当我让你捡起你的玩具时,你叫我是笨蛋,所以我要把你的玩具收起来一阵子。”不要打孩子,或者说:“你这个坏丫头,你最好别再那么叫我!”
·当孩子恳求再给个机会时——比如:“如果你今晚给我买那双鞋,让我明天能穿着去参加吉米家的派对,我就保证再也不那么说了!”——不要向孩子让步。赢得信任的唯一方法就是言出必行。是的,言出必行有时会对你和孩子都造成伤害,但这是你作为父母的职责的一部分。
·要把你的感受作为实施后果的原因。要把“我感到很伤心”、“我感觉很不好”、“我很生气”、“我感到很无助”作为实施一个后果的原因。你有权不想为一个对你态度恶劣的人做任何事,但你要就事论事,不要用后果作为报复。在上面这些例子中,如果你用“我会让你好看!”的语气,就是报复。
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在对顶嘴做出回应时,下面这些话是绝对不应该说的:
·“你说什么?”孩子几乎总是会回答:“没说什么。”你会接着说:“我听见你说的话了。”孩子会再次否认自己说过什么。一场争论将持续下去,在此过程中,孩子会获得主导权。
·“我听到你说什么了。”孩子会用下面这些话来回答:“随便!”或者“什么?我说什么了?”结果仍然是孩子掌握主导权。
·“现在你有麻烦了!”孩子会用一种无辜的口吻说:“我说什么了?”你将重复他刚才说过的话。他会坚持说自己并不是“那个意思”,结果他又掌握了主导权。
在对顶嘴做出回应时,下面这些话是一定要说的:
·“你的那种说话方式(或行为)让我感到很伤心(或很厌烦,或让你产生的任何感受)。因此,我不会……”你明确指出了孩子的行为,指出了行为的影响,你就会占据主导地位。
·“那种语言在我们家(或对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而,我会……”你在建立家里的沟通规范。
·“我不允许那种语气(比如嘲讽或抱怨)或那种表情(如翻白眼)。”你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第5章提供了有关选择和实施后果的更多方法)
第四步:从顶嘴孩子的争吵中脱身
母亲应当对女儿的恶劣行为视而不见,继续与自己的朋友聊天。如果孩子继续恶劣行为的话,母亲应当平静地请朋友原谅,把大声抗议的孩子带回到孩子自己的房间,让孩子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这样就可以使母亲不会因为仙迪的激烈抗议而改变主意。
你从很多案例中已经看到,在实施前三个步骤后,经常会紧跟着一场争斗。只有阿曼达避免了这种争斗,她是不让女儿在家里住了。她也因此错过了第四步——当孩子大发雷霆的时候,你要从中脱身。第四步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孩子必须看到,不管他们做什么,母亲或父亲已经结束了这件事,继续平静的生活了。很快,孩子就会厌倦自己发脾气的行为。最终,孩子会放弃导致他以大发脾气而收场的行为——顶嘴。
还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想想第四步:父母通过从争斗中脱身,是在表明对孩子的抗议行为没有兴趣。因此,孩子就会认识到这种行为不能让他达到目的,或者得到其想要的那种错误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在案例2中,母亲可以把仙迪带到她自己的房间,以从争斗中脱身。如果孩子年龄或体重较大,父母没有办法使他们离开的话,我们建议父母可以离开,去做别的事情。关键在于,不要与孩子争论或者讨论,不要试图阻止孩子的恳求或抗议。
更多的脱身方法
出门的时候要带上一本书。如果你要把一个顶嘴的孩子从博物馆或剧院里带出去,然后在外面等其他的家人或朋友们出来的话,你就可以在和孩子一起呆在汽车里时,有书可读,这样你就不用和孩子争论或发脾气了。如果孩子在你身边时你无法专心致志地看书,你可以带上一些需要做的书面工作,回几封信,或者写一篇日记。
当你需要从顶嘴的孩子身边脱身时,照看孩子的人应该是可以信赖的成年人,但不一定非要是孩子喜欢的人,而且这个人要能够按照你的计划行事。他们不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你的孩子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比和你在一起更有意思!
关键在于,在实施了后果之后,要离开孩子,而且不要让你的肢体语言或你的声音和面部表情对孩子做出任何反应。孩子很快就会放弃,因为他的行为无法得到他想要你做出的那些负面关注反应——伤心、愤怒、无助和烦躁——他们无法获得那种错误的自我价值感。
(责任编辑:六瓣花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