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妈妈在群里分享的经历:
老公说附近开了个露天游乐场,想带襄襄去玩玩。 于是我们仨穿戴好出门了,爸爸抱着襄襄一路叨叨:“自己走一会?这么大了还让爸爸抱呢?”我知道老公其实是开玩笑呢,老公喜欢把女儿惹翻逗弄女儿,这是他跟孩子互动的模式,我不吭声。
突然,孩子哭起来:“不要你抱了,不去玩了,我只要妈妈,妈妈,我们回家!”
到了游乐园,襄襄在围栏外看着,可能觉得这个地方跟自己脑海里想象的不一样,就喊:“什么地方啊?里面有别的小孩!我不想进去!回家!”
进去之后,一个小男孩时不时就跟过来,男孩一靠近,襄襄就气急败坏地边喊边冲出游乐园:“我不喜欢他,我不喜欢这个地方,我要回家,回家!”
回到家,孩子进门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玩得真过瘾!”
这个案例的分享者在与孩子共情方面做得很好,和孩子建立了很好的链接,也帮助孩子认识和疏导了内在的情绪。
另一方面,我们心里要清楚,我们和孩子同频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孩子一起堕落,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当孩子表现出来的表达方式是伤害到别人时,这个妈妈完全顺着孩子的思路,有时是全盘模仿,有时甚至更进一步。如果她能够在接纳孩子的基础上示范一种相对“无害”的表达方式,就会为孩子提供一个模仿的榜样。 设想一下,如果不加引导,孩子长大后仍然随意发脾气,可能会伤害到很多人,自己也会遭遇很多挫折。
另外,如果能对5%和95%有更深的理解,帮助女儿认识自己如此表达背后的需求,也帮助女儿认识爸爸或那个男孩内在的需求和受到的伤害,就有助于唤醒孩子对他人内心的感受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接纳和理解的滋润,也需要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内在需求和外在问题,还需要规则(避免伤害别人)的塑造和磨砺,需要体验到更多的素材和成人提供的身心示范,最后将以上这些要素系统化地结合,获得有机的成长
以上是从支持孩子成长的角度分析。如果我们做为导师,从辅导这位妈妈成长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到,这位妈妈显然是刚刚在接纳这个要素上获得了一次突破,感受到了和孩子链接的喜悦,急迫地向大家分享。 这时,我们就不必急于指出她在其它要素上的缺失,可以让她先暂时沉浸在这次突破的喜悦中,让这次突破的成果更扎实。这时,对孩子短暂的不良影响可以暂时搁置,毕竟妈妈的成长对孩子会有更加长久深远的好处。但导师也要限制这个妈妈的分享的受众范围,避免其中的不圆满给她带来的潜在伤害,也减少对受众的混淆和误导。
导师支持妈妈成长的这种方式和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实际是类似的。 孩子的每次成长都不会是完美的,我们要先肯定他的成长,用赞叹和喜悦给于积极的反馈。同时也要设置相对安全的环境,尽量避免孩子的不完美带来的不良后果。
附:寓言一则 一位老师教孩子走路,却不接受孩子任何一条腿落在后面。孩子一迈出左腿,老师立即就批评孩子右腿落后了。当孩子把右腿迈到前面时,老师又会批评孩子的左腿落后了。 孩子不知所措,犹豫再三,只好双腿并起来跳着走。 可是老师还是不满意,因为他觉得跳跃很不稳定,也不文明。
最后,孩子只能学着蛇和鱼一样游动前进。
孩子一边游走,一边安慰自己说:其实,美人鱼也挺稀有珍贵的。 (责任编辑:六瓣花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