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经常会扮演三种角色:受害者、责任者、拯救者。维持自己受害者的心态而指望别人改变,那就是自己人生悲剧的开始,因为一个人没有办法改变另外一个人,除非他/她做一些事情让对方改变。维持自己拯救者的角色是企图操控他人,而这种企图往往无法得逞。而只有责任者的角色才会让我们对每件事情“操之在我”,自己操控自己的人生。
有一天我的太太工作需要与另外一个人沟通费用支付的事情,对方一直未能及时将她需要的材料发过来,她于是抱怨对方办事能力太差,并且情绪急躁。于是我跟她简单的做了一次练习。
教练:你对他有一份什么要求?(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有一份要求)
教练:拖很久是指多久?(检定语言)
教练:那你对他怎么沟通的?(理清现状)
教练:所以短信这个方式效果不太好,是吧?那么你为了让对方清楚你的要求,你还可以做什么更有效的?(效果导向,脱离受害者角色,谁痛苦谁做事)
教练:还有呢?(多样选择)
教练:哪一个效果会最好?
(上面是处理行为,下面是处理信念)
教练:很好。我猜你对一个人应该怎么做事情有一个信念,能告诉我是什么信念么?(处理完事情,然后处理带来情绪的信念)
教练:不要拖拖拉拉,是要怎么样?(正面表达)
教练:做事情应该高效,这满足了你什么样的一种动机?(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
教练:什么时候,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慢一点比较好?(松动信念)
教练:当你认为做事情应该高效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
教练:还有呢?
教练:假设我们用一个新的信念来代替这个信念,你愿意怎么来表达这个信念?(新信念)
教练:这个信念能够同样满足你“没有压力,别人同样认为你是一个办事效率高的人”的动机吗?(检验新信念的有效性)
教练:作为新的信念的结果,你以后会做些什么?
教练:很好,现在感觉怎么样?
抱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当我们抱怨的时候,自己是无须做任何事情的,而对方需要改变。因此抱怨的时候是一个“受害者”的心态,因为自己受害,所以有资格去指责他人。就像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助理一开始的时候的心态。
每个抱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份“要求”,教练让当事人从意识层面明白这个要求,然后做一些有效果的事情来使自己的要求被得到满足,这就从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转变为一个“责任者”的身份。
教练不是“拯救者”,教练不能代替当事人做任何的决定,而是陪伴,在互动的探讨中寻找到当事人的答案。教练的原则是,相信当事人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不给当事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