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瓣花心智教育——超智能时代的多元心智统合发展

六瓣花心智教育——超智能时代的多元心智统合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控制与被控制

时间:2018-01-13 21:15来源:六瓣花 作者:六瓣花 点击:
我发现自己心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一块是强迫别人、控制别人。其实就是固执。越固执的人体现出来的就会是有强迫性和控制性。 开园仅五周,四个孩子和三个大人之间的磨合阶段刚告一段落,祥和、平静、愉悦的教学刚形成一周,大家正想喘口气时,幼儿园新来了一个妈

  做幼教以后,我发现自己心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一块是强迫别人、控制别人。其实就是固执。越固执的人体现出来的就会是有强迫性和控制性。

  开园仅五周,四个孩子和三个大人之间的磨合阶段刚告一段落,祥和、平静、愉悦的教学刚形成一周,大家正想喘口气时,幼儿园新来了一个妈妈和孩子。这个孩子只要妈妈消失几秒钟,就会哭得死去活来。我们的教学、生活的集体节奏进行得非常困难,我们积累的那么一丁点儿的经验,根本应对不了这个难度的考题。而且教学和生活在一个楼里,让问题更加难以处理。

  我们分析原因,第一,孩子刚到一个新环境,安全感不强,一下子又见不到妈妈一定很焦虑。第二,从前入托时给孩子留过阴影。妈妈说从前第一次入园时,采用强制分离,因为方法手段生硬,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次孩子发现又会重演“分离”“被抛弃”时,显现出来了比上次更加严重的焦虑。我们分析不能让孩子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就又要失去妈妈,否则孩子内心本有的恐惧和原先隐藏的恐惧都会翻显出来,所以决定要平稳过渡。孩子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后,发现哭闹还是很厉害,只是哭声中不像刚来时那种恐惧,而是用哭声来要求、强迫我们。

  周末刚好一位心理咨询师来园看望我们。我们问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和执行“规则和界限”,我们总是不能游刃有余,对于度的把握一直困扰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教学中,我们在深刻地感受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就这个孩子的现象提出了疑问。

  专家一边观察分析一边给我们说,这个孩子是用哭声控制母亲,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欲望。因为孩子哭的时候,无论有理还是无理妈妈总是惊慌或是妥协,日复一日,这种情况就日益加剧。实际上这对母子,是母亲被孩子控制了三年。这位母亲为什么会如此被孩子控制,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是母亲自己内心世界的问题,母亲内心力量不够。

  我们先看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控制他的母亲。从一开始,母亲就没有制定好规则和界限,比如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予放纵。因为母亲自己是非标准不明确,对穿衣、吃饭、零食、言行、交往等等都没合理清晰地制定好规则,以及没能身体力行地予以示范。孩子平时看似不经意的要求,家长没能及时智慧发现,并没能给予正确的引导。于是家长每糊涂一步,孩子就更进一步,家长糊涂两步孩子能进三步。但是制定规则的前提是要家长内心有力量去制定,也就是舍得制定和执行规则,但是太多的家长童年内心的缺失,已让家长自己的心灵无法自立,怎么能让孩子的心灵自立呢?

回忆从前的一些细节,因为自己是非不明,立场晃悠,导致孩子们得寸进尺、得尺进丈。我们大笑,原来孩子一个个都是“人精”。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整整一天这个妈妈都在尝试去建立已失去三年的正确的母亲位置。当孩子一个个无理要求没有像从前那样得到满足时,孩子的哭声一浪高过一浪,孩子不停地换着各种手段要求妈妈,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哭不行就打滚、打滚不行就威胁、威胁不行就讨好、讨好不行就打岔、打岔不行就再哭······。专家在旁指导我们观察感受,我们这才看到孩子的招数是如何变换的,这是我们从未觉察和发现的。

  妈妈在建立规则之前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爱孩子、接纳孩子、理解孩子、孩子这样的行为不是孩子的错,让孩子感到安全、感到不被指责、感到不被否定。建立规则的整个过程,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是爱你的,你做错事,妈妈也依旧是爱你的,但是妈妈对无理的要求是坚决不予妥协的”。要能让孩子感受到充足的爱,也就是温柔——爱和接纳。 妈妈全程在专家的支持下,保持着平静的心态,立场坚定不摇摆,没有心起急、生烦恼,在专家的指导下,平静地观察着孩子是如何一招不灵又换一招的。

  这样的坚定,这位妈妈整整坚持了一整天,孩子也几乎闹了一整天(这个孩子强,一般的孩子几个小时就好了)。晚上等孩子睡后,妈妈激动地说:“太不可思议了,要不是今天专家在,我早放弃、妥协了,没想到我平时的百依百顺,使得孩子今天如此的痛苦。但是我今天这样平和的坚持,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立场,以及坚持立场时内心的成长,我的心理也充满了光明的力量,心里说不出的快乐和喜悦”,我想这样的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在第二天早晨,孩子出现了神奇的变化,孩子不哭了,开心的给妈妈洗脸、擦油,把吃的东西先递给妈妈吃,并喂到妈妈嘴里。妈妈激动地哭了,惊喜地跑来哭着对我说:“孩子竟然会……从来没有过,三年从来没有过,我要赶快告诉孩子爸爸。我好开心!昨天一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哪里仅仅是母亲的解放、母亲的开心,这也是孩子自己的解放,孩子自己的开心。如果母亲不曾改变,孩子的毛病只会愈演愈烈。这个孩子长大后将是更多的痛苦,他会将这种控制演绎到同学、同事、未来的婚姻家庭。但除自己的母亲,有谁会这样妥协他?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自己,母亲却是最终害了孩子一生的导火索。妈妈这种没有立场的随顺,是打引号的“爱”,实际是“害”。

  这种“温柔而又坚定”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最难落实的,因为这六个字的后面,是老师和家长的定力、耐心、爱心、奉献、无私、智慧、经验、实践、理论等等最全面综合的展现。少了任何一点,这六个字落实得就会有偏颇。但我们不就是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吗?我们不就是在不断的错误中总结着经验不断前进着吗?

  我也是一个犯过很多错误,也还正在犯着错误的家长,连称职的家长的资格都没有,更不敢称为老师。我哪里有资格说自己是个老师?孩子就像面镜子,时时刻刻照着自己的问题。孩子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太纯净、太无私、太美好、太善良了。是真没这个资格,所以痛苦和纠结就时常困扰着我。

  继续做还是放弃不做让我很纠结,直到我听到一句话:“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家长和老师,孩子需要的是一个不断成长着的老师和家长,这种不断成长和不断进步的力量,才是我们给予孩子和影响孩子一生的东西。孩子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结果的呈现,而是这个结果背后老师家长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孩子的敏锐性是完全能觉察并吸收到的。”

 

  后记:孩子妈妈两年后再次有缘相见,她告诉我说,那天的事情,使得温柔、坚定的力量,持续了两个月后,但后来就消失了。她又回到了从前,不是溺爱随顺就是爆发训斥,她说那两个月她的力量是来自于专家的给予,自己不努力改变,使得又回到了从前。之后这位妈妈努力想回到温柔而又坚定的状态,同时,努力学习幼教知识,学完就在孩子身上用,学习和实践三个平衡的往前走。两年后孩子5岁时,我们又见面了,这位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平等、友好、默契、愉悦。妈妈说:“是孩子来成就我的,否则,我的人格的懦弱、强势、自卑和傲慢,都不会如此快速的改变,真的是孩子来度我改变的,感谢孩子,我的改变成就了自己的人格、也成就了孩子的人格。”

(责任编辑:六瓣花教育)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